行业新闻
食药监部门编织“放心药品网”

发布人:未知    发布时间:2009-04-09

放心药足量供应生病了安心就诊

 

灾区群众按个手印就可以接受免费治病,领取药品。在安县花荄镇雍峙村京安小区灾民安置点,四川灾区第一个活动板房药房里,中药、西药整齐地摆在架子上,医生、药剂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

 

最新统计显示,到2007年底,四川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实现了全省176个区市县的全覆盖,在全省4483个乡镇中,99.5%的地方建立了药品监督网,95.4%的乡镇建起了药品供应网,经过几年的实践,四川省摸索出了直配式、代购式、增设式等6种成功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模式,全面推进了“两网”建设。“两网”是震不倒的“药柜”

 

汶川地震发生一个小时后,在阿坝州汶川县,第一批药品就被送到了医疗救治点,立即启动的“小药柜”开始向110个边远农村不断输送药品,汶川、理县、茂县配送药品;理县浦西乡半坡村组“药柜”协助村医生救治伤员502人次,将“药柜”配置的药品全部免费发放给当地群众;绵阳安县、江油、平武在震后第一时间充分利用“两网”,向重灾区的69个救助点、115个医院配送药品12万件……一条条医疗物资保障线,成了地震救援过程中不倒的“药柜”。

 

重建中“两网”快速恢复

 

药品流动服务车上街、进社区,加快“帐篷药房”、“板房药店”建设……震后四川农村药品“两网”快速恢复。根据需要,各地对省内县、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药房和零售药店进行了重建规划,对乡(镇)、村两级药品协管员进行了整理和补充。统计显示,目前,除北川、青川等极重灾区的药品监督网络部分恢复外,灾区的药品监督网已基本健全;全省灾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恢复率已达85%以上,村民集中安置点和乡(镇)实现了药品供应网络全覆盖。

 

“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就是为了解决广大地区群众用药难,因监督失缺而造成的药品质量问题。”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伟德表示,解决农村用药及药品质量安全是药品监管部门职责所在。严监管保证救命药质量。

 

在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安全有效的“救命药”被想方设法地送到了灾区第一线,建立起了一条运行得力的生命保障线。据了解,四川省医疗物资保障组下调的物资,有60%被基层网点接收分发并投入使用。

 

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要求管理好、规模大的医药批发企业参与药品配送,大型药品连锁企业将门店延伸乡村,从源头上保证了药品供应的质量。同时,建立了乡村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队伍,将监管延伸到药品供应的末端,在一些地区建立了计算机监管系统,用现代化手段随时实行监管,提高了监管效率。

 

此外,各地在保障药品、医疗器械供应的同时,还加强了对捐赠药品、灾民救治点和医院等人口密集地带和药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质量检查。刘伟德说:“‘低成本、高效率’的药品监督运转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实现了药品质量监督检查在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防止了假劣药品流入灾区。”

(信息来源:食品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