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镇化为核心的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不但意味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更意味着各项公共服务水平的亟待提高。政府对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重视,研发投入的增加,医疗卫生体制、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卫生部投资建立农村及社区医疗卫生体系政策的出台为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动力。近期,财政部在地方调研时指出,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落实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硬件投入,医疗器械产业及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稳步发展。
【主力炒作契机】
医疗改革的拉动,社区医院和基层医院的蓬勃发展,加之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增强,政策支持、人口结构及消费升级等多方面因,使得医疗器械行业总体市场需求开始扩张。近3年来,医疗器械行业最高增速为38%,未来5年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可达4000亿元,每年增长预计在20%左右,其中在中低端医疗器械方面的增长率更可达到30%,而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倾斜。
中国医疗设备市场增长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过去三年内基层医疗设备的资源配置更多集中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别是乡镇卫生中心的X射线、超声等设备,2009年以来增长非常快。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县级医院数量已达到上万多家,约有40%-50%的县级医院未来两年至三年内都有设备采购的意向,显著高于有设备购置意愿的社区卫生中心和乡镇卫生院20%至30%的所占比重。近年在县级医院诊疗的人数已经出现了快速增长,医保补助标准的提升和影像检查等医疗服务费收入上升等因素,也使县级医院有能力靠自身收入购置设备。
【持续性分析】
目前在相对发达县域地区无论是影像诊断、体外诊断还是外科手术基础设施的第一台设备普及率都已经达到了100%,只有灭菌设备普及率相对较低,只有82%。而在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医院除了在免疫分析、核磁共振等设备配置普及率上相对低于发达地区外,其余大部分设备的普及率也已接近100%,整体而言,中国医疗机构医疗装备水平目前已呈现老化趋势,目前全国17.5万家医疗机构拥有的医疗仪器和设备中,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而另外60%也是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预计居民医疗消费意识加强将会进一步加速中国医疗器械的升级换代。
201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共实现销售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20.27%,外资品牌仍在国内医疗设备市场占有优势,但与城市大型综合医院相比,县级医院对设备的价格敏感度和性价比的要求等都相对更高,此外很多走政府采购的设备采购在招标中也会偏向国内品牌,国内医疗设备企业未来或将在县级医院市场寻得更多空间。2012年以来部分国内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度已出现缓慢下降,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在高端产品领域的竞争力正在加强,国产占比已较前几年的20%提升达到30%-35%,特别是在心电图记录仪、超声波扫描装置方面,国内高端医疗器械的企业竞争力正在缓慢上升,未来进口替代市场空间广阔。
(信息来源:科讯网)